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脫貧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開新局!《云南日報》頭版頭條聚焦昭通市
2023-02-09 15:27編輯:陸元華
?來源:微昭通
2023年2月9日
《云南日報》頭版頭條轉二版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欄目
推出重點報道
《昭通:脫貧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開新局》
以4050字的大篇幅
聚焦云南省昭通市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中
取得的顯著成績
鎮畢高速李東旭攝影
近年來,昭通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在全省率先實施
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
增收三年行動
脫貧人口和“三類對象”家庭
年人均純收入
增長15.7%達1.32萬元
7000元以下低收入群體
全面消除
3個脫貧致富示范區先導工程
開園運營
鄉村振興25個示范鄉鎮
89個精品示范村
639個美麗村莊
和新一輪11個先導工程
全面啟動建設
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
成效明顯
9個萬人安置點脫貧致富示范區
加快建設
易遷后扶農民增收綠化美化
扎實推進
村級集體經濟混合股份制改革
和鎮雄縣轉移就業
巧家縣志智雙扶
威信縣促農增收等經驗做法
得到省委辦公廳、省委改革辦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廣……
昭通市始終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第一位任務,常態化精準落實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措施,用好用足開發式幫扶、“防貧?!焙投档妆U险?,緊緊抓住監測、幫扶、增收這一主線和鞏固、發展、振興這一主題,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全力推動脫貧成果鞏固上臺階、鄉村振興開新局。
強化監測幫扶守底線
“三類對象”消除16.44萬人,風險消除率達71.32%
剛剛閉幕的昭通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曬出了成績單:2022年,昭通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成效顯著,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市“三類對象”23.05萬人已消除風險16.44萬人,風險消除率達71.32%,遠高于全市農村居民7%的增幅,分別比全省、全國高3.22、6.32個百分點。
昭通曾是全省脫貧攻堅主戰場、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2021年1月,經過2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攻堅沖刺,全市185.07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12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0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站在鄉村振興新起點上,面對規模龐大的脫貧人口、壓力空前的返貧風險,昭通市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作為頭等大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家有關部委、省直各部門的關心幫助以及上海閔行區、普陀區、松江區和保利集團等中央省協作幫扶單位、社會各界的傾力支持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持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強化動態監測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渝昆高速柴峻峰攝
為掌握第一手情況,昭通市嚴格落實“找政府”App線上受理和干部走訪、部門比對線下排查“雙線并行”的常態化監測預警機制,實行“一月一遍訪一研判”,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納入、第一時間幫扶,做到精準識別、應納盡納。2022年,全市新識別“三類對象”0.35萬戶1.35萬人,總數達5.51萬戶23.06萬人。
針對識別出來的短板弱項和致貧返貧風險點,昭通市大力實施精準幫扶,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重點,實行市級領導掛縣聯鄉包村,選派1290支工作隊駐村幫扶,組織4.5萬名干部結對幫扶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的14.33萬戶農戶。同時,“一戶一策”制定落實產業就業、教育醫療等幫扶措施,創新設立1億元政策性防貧保險實行兜底保障,做到精準幫扶全覆蓋。
國家和省反饋的鞏固脫貧成果122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大關縣達到摘牌標準,常態化加強“三類對象”監測幫扶,風險消除率提升至71.3%。2022年,昭通全市已消除風險3.77萬戶16.44萬人,風險消除率由2021年的57.39%提高到71.32%,分別比全省、全國高3.22、6.32個百分點。全年“防貧?!辟r付4896.65萬元,有效防止了15130戶返貧致貧。2023年,全市將繼續實行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農戶機制,落實“防貧?!?、防返貧基金等綜合性兜底保障政策,年底基本消除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對象。
統籌“五個堅持”抓增收
脫貧人口和“三類對象”人均純收入達13233元,增長15.7%
春光明媚,暖陽當頭。1月31日,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1000余名搬遷群眾,搭乘安置區務工群眾的200多輛私家車,組團自駕車集中返崗。
“我在廣東一家電廠上班,通過3年的努力,不僅還清了家里欠下的債,還買了一輛小轎車?!卑仓脜^務工青年沐雨澆說。今年,他自駕車返崗,搭車一起外出務工的還有4位親友。在卯家灣安置區,像沐雨澆這樣的搬遷群眾還很多,群眾自有小汽車從3年前的872輛增長到目前的3156輛。
昭陽區紅路安置區電子扶貧車間
魯甸卯家灣是全國安置建檔立卡脫貧戶最多的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承接昭通5個縣的搬遷群眾9100戶3.9萬余人。為促進搬遷群眾持續增收,魯甸縣在抓實香蔥基地、香菇大棚、農產品加工園區等配套項目建設的同時,開展技能培訓、推介崗位信息、優化就業服務、組織外出務工,多舉措促進勞動力充分就業、務工增收。
“春節后,安置區勞動力已就業25976人,就業率達91.23%?!背幊亟值佬麄魑瘑T張雅瀅介紹,3年多來,隨著安置區產業就業支撐不斷夯實,搬遷群眾人均純收入從搬遷前的8306元增長到12480元,群眾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甜。
昭通是勞務輸出大市,全市630萬人口中有農村勞動力305萬,常年外出務工人數達250多萬,其中省外務工人數常年保持在160萬人以上,務工收入超過500億元,務工收入占全市農村家庭收入的75%以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
巧家縣首批“點對點”務工專車發車譚昌國攝
為把人口優勢轉化成人力資源優勢、把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昭通市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的組織化力度,緊盯轉誰去、轉去哪、怎么轉三個關鍵環節,通過建立東西部協作、市縣一體、部門協同、企業聯動、社會參與、基層發力“六位一體”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機制,推動農村勞動力有組織、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務“四有”轉移就業。
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脫貧群眾增收是關鍵。2022年3月,昭通市全面開展集中摸底排查,摸清了人均純收入低于1萬元的農戶14.33萬戶64.24萬人,率先實施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突出“四項收入”從兜底、增收、減支、強基4個方面細化制定18條政策措施,促進群眾增收。
2022年,緊扣群眾增收這一主線,昭通市堅持壓緊壓實市縣鄉村四級政治責任保增收,堅持“一對一”結對萬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幫增收,堅持“線上網絡化、線下網格化”筑牢幫扶防線守增收,堅持“四議工作法”精準做實增收工作抓增收,堅持開源與節流雙管齊下強基固本促增收?!拔鍌€堅持”增收工作路徑被省鄉村振興局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同時,昭通市聚焦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抓節支增收5個重點,緊盯農村低收入人口,精準落實增收、減支、強基、兜底各項措施,持續強化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和穩崗服務,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穩定就業,著力提升產業組織化水平,完善聯農帶農增收機制,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等新型經營主體,全力以赴促增收、促振興。
2022年,昭通市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脫貧人口和“三類對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從2021年的1.14萬元增加到1.32萬元,增長15.7%,遠高于農村居民7%的增幅,1萬元以下低收入群體由64.24萬人減少至34.18萬人,其中7000元以下對象全面消除。
壯大特色農業促振興
高原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農業綜合產值達1100億元
人勤春來早,果園管護忙。立春時節,走進位于昭陽區永豐鎮的昭通超越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園,來自周邊村社的務工群眾正忙著修剪枝條、管護果園?!凹t蘋果就是我們的致富果,我家承包管理了90畝果園,還負責管理抽水站,加上土地流轉等收入,去年總收入超過10萬元?!惫蚕懋a業發展紅利的永豐鎮新民社區居民孔令昆說。
蘋果產業是昭通市助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當紅產業”。作為全市現代蘋果產業的標桿和示范,昭通超越現代蘋果產業基地種植規模達10萬畝,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矮砧密植蘋果種植示范園,優選全球118個蘋果品種進行示范種植,建成了全國品種最多的“昭陽紅”蘋果科技集成示范園。2022年,“昭通蘋果”被列入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
為延伸蘋果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昭通超越現代蘋果產業基地建成全國最大的蘋果產業冷鏈物流園“昭陽紅冷鏈物流園”,僅分選車間就吸納當地群眾300多人務工,人均年務工收入近3萬元。2022年,基地掛果面積7萬畝,實現產量3萬噸、產值3.5億元,帶動周邊村社農戶2.58萬戶增收。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近年來,昭通市在深入實施產業興市戰略中,圍繞蘋果、竹子、花椒、馬鈴薯、天麻、生豬、肉牛等特色種養業,大力打造千億級綠色食品特色產業集群,堅持市場化、規?;?、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方向,大抓農業重大項目建設,大抓農業龍頭企業招引,大抓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推動高原特色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洋芋帝國
2022年,全市累計投入各類支農資金76.47億元,85萬畝蘋果產業實現綜合產值110億元,帶動農戶13.8萬戶40萬余人增收,竹子種植面積突破600萬畝,天麻、花椒、馬鈴薯、生豬、肉牛等特色種養業加快發展,新增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2戶,“昭陽紅”蘋果、“嚕咪啦”薯片入選云南省“10大名品”,全市農業產業綜合產值達1100億元。2023年,全市將啟動實施“十大農業產業項目”,總投資近100億元,其中年度計劃投資45億元。
此外,昭通市還堅持典型引路、示范引領,突出農旅融合產業發展等重點,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目前,“云中苗寨”“云中樂谷”“范家壩塘”3個農文旅融合脫貧致富示范區先導工程開園運營,昭陽區“紅蘋果”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園加速推進,25個示范鄉鎮、89個精品示范村、639個美麗村莊建設加快建設,9個萬人搬遷安置點脫貧致富示范區建設已開工57個項目,總投資80.24億元。
鄉村巨變李東旭攝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推動鄉村振興開新局。2023年,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中,昭通市將按照中央、省的決策部署和市委五屆四次全會、市兩會工作安排,突出幫扶、統籌、增收、示范“四個精準”,全力推動脫貧成果鞏固上臺階、鄉村振興開新局。